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(崆峒山生态旅游示范区)

share
靠“景”致富乐农家

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西沟村村民李娜的半坡农家乐很有名。她说一家人靠“景”走上致富路。

经过整合,示范区现有常住人口4万多人,农业人口7157户2.79万人,耕地面积10.25万亩。如何利用旅游资源让靠“景”农民致富,是重要民生问题。

近3年,示范区借“景”发展,做好旱作农业“绿色”文章。先后栽植多种经济苗木,完成果园相关工作,种植中药材,落实强农惠农政策。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旅游环境。

崆峒镇寨子街是示范区农家乐一条街,有特色农家小吃。示范区在农家乐集中区建设中,把握“农”字内涵,挖掘特色,力求组团化、规模化发展,辖区居民经营的农家乐占80%以上。

李娜打算扩大农家乐规模。旁边通过招商引资建成10户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家乐。

示范区打造崆峒旅游专业镇和农家乐,引导农民参与,农民通过旅游业增辟就业门路,走出旅游产业发展、生态富民增收之路。

崆峒镇寨子街村的刘延林办农家乐后收入增加。去年,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劳务输转成绩显著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03元。

《崆峒山旅游攻略:畅享生态与文化之旅,开启致富增收之门》

崆峒山,这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,融合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与生态美景,为游客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。

在崆峒山,农家乐是一大特色。这里的农家乐不仅能让你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,如山野菜、燕麦柔柔、洋芋摊饼、荞面饹等,还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氛围。你可以在乡村小院、仿古小屋里,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。

要想充分领略崆峒山的魅力,合理利用旅游资源至关重要。示范区通过打造崆峒旅游专业镇和建设农家乐,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。在这里,你可以参与农家采摘,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;还能在窑洞餐饮中,感受别样的就餐氛围。

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旅游提供了便利。完善的道路、绿化、景观建设,以及污水处理、垃圾回收等设施,让旅游环境更加舒适。

对于想增收致富的朋友来说,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农民通过旅游业发展增辟了就业门路,实现了增收。你可以像当地村民一样,借助旅游资源,开启自己的致富之旅。无论是参与农家乐经营,还是从事相关劳务工作,都有机会获得可观的收入。

来崆峒山旅游,不仅能欣赏美景、品尝美食,还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找到商机,实现生态富民增收的目标,何乐而不为呢?

崆峒山,旅游文化,生态旅游,农家乐,旅游产业,致富,资源利用,基础设施,劳务输转,增收

[Q]: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是如何利用旅游资源让农民致富的?
[A]:通过打造崆峒旅游专业镇和建设农家乐,积极引导农民参与,让农民群众通过旅游业发展增辟就业门路,探索走出旅游产业发展、生态富民增收的路子。
[Q]:示范区在发展过程中做了哪些与农业相关的工作?
[A]:近3年来,在借“景”发展的同时,积极做好发展旱作农业“绿色”文章。先后栽植落叶松、油松、刺槐、核桃等经济苗木2313亩,完成956亩果园清园、施肥、套袋、覆膜等工作。种植以黄芪、党参为主的5种中药材1000亩,并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户。
[Q]:崆峒镇寨子街的农家乐有什么特色?
[A]:是示范区农家乐一条街,乡村小院、仿古小屋里有山野菜、燕麦柔柔、洋芋摊饼、荞面饹等特色农家小吃,能让游客大快朵颐。且近几年在农家乐集中区建设中,把握“农”字当头,先‘家’后‘乐’的基本内涵,挖掘地域特色,力求组团化、规模化发展,辖区居民经营的农家乐占80%以上。
[Q]:李娜的农家乐情况如何?
[A]:李娜的半坡农家乐蜚声在外,随着示范区发展和崆峒山景区名气增大,来吃饭的人增多,她打算进一步扩大农家乐规模。旁边通过招商引资已建成集窑洞餐饮、休闲观光、农家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10户,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479平方米。
[Q]:示范区的劳务输转情况怎样?
[A]:去年,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完成劳务输转6734人次,累计创劳务收入1.3亿元。
[Q]:农民参与旅游产业能获得什么好处?
[A]:农民群众通过旅游业发展增辟了就业门路,增加了收入,如崆峒镇寨子街村的刘延林办起农家乐后收入明显提高。
[Q]:示范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什么?
[A]: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示范区发展的大平台,推进以道路、绿化、景观建设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回收、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的项目建设,着力改善旅游环境,强化功能配套。
[Q]:示范区现有常住人口及农业人口等情况如何?
[A]:经过整合,示范区现有常住人口4万多人,其中农业人口7157户2.79万人,耕地面积10.25万亩。
share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