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用红色资源 厚植红色文化厦门市博物馆深耕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成效显著

share

  厦门市博物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物、红色图文资料丰富,是厦门市红色文化资源宝库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,厦门市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优势、创新形式方法,着力深耕教育阵地,普及党史知识,倾力打造“四大课堂”,努力让红色文化化为春风细雨、滋润人心。

  匠心打造“文物课堂”,红色遗迹润物无声。历时一年反复打磨,策划推出“厦门红色记忆―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特展”,展出99件红色文物、88处革命遗址资料和近200张历史图片,结合运用数字导览、视频、投影、场景复原等手段,全景立体呈现厦门红色历史。展览开放至今已接待厦门市各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近400团,观众达上万人次。

  用心提升“实景课堂”,红色精神口口相传。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厦门破狱斗争旧址,借助“破狱斗争”历史事件影响力,深化拓展党史市史教育。携手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,开展“破狱旧址”历史事件研究,力求让讲解内容更还原史实、更贴近民心。

  贴心开设“宣讲课堂”,红色教育深入人心。厦门市博物馆理论宣讲轻骑兵走进社区、军营,把厦门红色故事带给基层群众。深度挖掘馆藏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,研发“行走的红色厦博”“红领巾心向党・红色基因代代传”等专题党课,分众化、对象化开展“订单式”授课,赴学校、社区开展专题授课40余场次。立足红色场馆资源,采取理论授课、现场教学、“优秀红领巾讲解员”评选、征文比赛等方式,培养小小红色讲解员30余名,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家庭、植入童心。

  精心拓展“线上课堂”,红色宣传有声有色。创新宣传方式,推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、“厦门红色记忆”VR虚拟展览等线上文化大餐。与央视网、厦门卫视联合举办3场网络直播,深入解读“厦门红色记忆展”。创作6期“红色记忆”主题的小视频,在学习强国、电视广播以及今日头条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。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22期有声读物《特区纪念馆老照片》、6期“厦门义声之文物话巾帼”,有声有色、有滋有味立体宣传,让党史学习教育触手可及、可感可亲。

喜欢11

Q:厦门市博物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有哪些举措?
A:厦门市博物馆打造了“四大课堂”,包括匠心打造“文物课堂”,推出“厦门红色记忆―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特展”;用心提升“实景课堂”,依托厦门破狱斗争旧址深化拓展党史市史教育;贴心开设“宣讲课堂”,走进社区、军营开展专题党课并培养小小红色讲解员;精心拓展“线上课堂”,推出 VR 虚拟展览等线上文化大餐并进行网络直播和创作小视频。
Q:“文物课堂”有哪些具体内容?
A:“文物课堂”是历时一年反复打磨,策划推出“厦门红色记忆―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特展”,展出 99 件红色文物、88 处革命遗址资料和近 200 张历史图片,结合数字导览等手段全景立体呈现厦门红色历史。
Q:“实景课堂”依托什么开展?
A:“实景课堂”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厦门破狱斗争旧址,借助“破狱斗争”历史事件影响力开展。
Q:“宣讲课堂”有哪些活动?
A:厦门市博物馆理论宣讲轻骑兵走进社区、军营,深度挖掘馆藏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,研发专题党课,分众化、对象化开展“订单式”授课,赴学校、社区开展专题授课 40 余场次,培养小小红色讲解员。
Q:“线上课堂”有哪些创新宣传方式?
A:推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、“厦门红色记忆”VR 虚拟展览等线上文化大餐,与央视网、厦门卫视联合举办网络直播,创作“红色记忆”主题小视频,在新媒体平台宣传,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有声读物。
Q:“厦门红色记忆”特展接待了多少团体和观众?
A:展览开放至今已接待厦门市各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近 400 团,观众达上万人次。
Q:在“实景课堂”中与哪些单位合作?
A:在“实景课堂”中,厦门市博物馆携手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,开展“破狱旧址”历史事件研究。
Q:“宣讲课堂”培养了多少名小小红色讲解员?
A:“宣讲课堂”立足红色场馆资源,培养了 30 余名小小红色讲解员。
Q:“线上课堂”的小视频在哪些平台宣传?
A:“线上课堂”的小视频在学习强国、电视广播以及今日头条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。
Q:厦门市博物馆打造“四大课堂”取得了哪些效果?
A:努力让红色文化化为春风细雨、滋润人心,让党史学习教育触手可及、可感可亲,接待众多团体和观众,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,培养了小小红色讲解员等。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