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景点虎溪禅寺景区介绍旅游概述攻略
在思明区东北隅的玉屏山麓。相传古时山谷中有一石洞,洞中有虎,称为虎洞,洞下潺潺流水汇成小溪,故称“虎溪”。虎溪山上,林木蓊郁,岩壑幽邃,怪石嶙峋,鸣泉清澈,其中“虎溪夜月”列为厦门八大景之一。
虎溪岩始建于明神宗万历(1602—1620)后期。当时厦门有一名士林懋时,他爱石成癖,自称“石痴”,为爱此山巉岩耸立,奇峭岧峣,即荷锄锸,入山开凿岩穴。先凿建山背的“白鹿洞”和山前的“稜层室”、“摹天洞”,并书刻“稜层”、“摹天”四个大字,分别刻在两个洞口上。
据《厦门志》记载:明万历间,另一名士池显方在玉屏山上建“玉屏寺”。玉屏寺毁于明末清初的厦门战乱,圣祖康熙四十年(1700),福建水师提督吴英,捐俸谋建虎溪岩,延聘晋江籍的元飞和尚来寺主持营建。元飞和尚主持重建虎溪岩寺,经十余年经营,先后重建大雄殿、啸风亭、垂云楼、渡虎桥以及登山石径和寺前石围。建成后,改玉屏寺为虎溪岩。
厦门景点排名第468
(共588个)
Q:虎溪岩在哪个区?
A:虎溪岩在思明区。
Q:虎溪岩的名称由来是什么?
A:相传古时山谷中有一石洞,洞中有虎,洞下潺潺流水汇成小溪,故称“虎溪”。
Q:“虎溪夜月”是什么?
A:“虎溪夜月”列为厦门八大景之一。
Q:虎溪岩始建于什么时候?
A:虎溪岩始建于明神宗万历(1602—1620)后期。
Q:有哪些名士与虎溪岩有关?
A:士林懋时、池显方。
Q:士林懋时做了什么?
A:士林懋时爱石成癖,入山开凿岩穴,先凿建山背的“白鹿洞”和山前的“稜层室”、“摹天洞”,并书刻“稜层”、“摹天”四个大字。
Q:玉屏寺为何改名为虎溪岩?
A:福建水师提督吴英捐俸谋建虎溪岩,延聘元飞和尚来寺主持营建,建成后改玉屏寺为虎溪岩。
Q:元飞和尚重建了哪些建筑?
A:元飞和尚主持重建虎溪岩寺,先后重建大雄殿、啸风亭、垂云楼、渡虎桥以及登山石径和寺前石围。
Q:厦门景点中虎溪岩排名多少?
A:厦门景点排名第 468(共 588 个)。